第(3/3)页 估摸着这皇极殿内没有几个人能听懂,计算上就更差了,且数据的统计更是一个大麻烦。 “第二个,失业率的问题!” 崇祯写下失业率三个字:“就是失去了就业的机会,朕说的是有能力但找不到工作的人,失业率等于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的比重。 在本朝之前,应该说是不存在是失业的问题,士农工商四业,高等级无非是下调一个等级,入仕未成,仍然可以退回本业,安心生活。 工人找不到技术活和商人破产无非就是去耕地,百姓都是耕种,谈不上失业。 但我们现在实施了义务教育,郡学毕业的算是有能力的人吧,更何况大学的,还有现在大力推动商事,手工业迅速发展,不少百姓都在耕种之余将手工业当副业。 以我们海外贸易的布局,未来至少要有数百万工匠从事手工业,如果按照这个情况,郡学和工匠们失去了技术活的工作,国家怎么做?” 群臣脑子嗡嗡响,这个失业问题他们是真没有想过,但却是能理解皇帝的意思。 失业人员多代表着消费降低,消费降低意味着供需降低,继而影响税收等等; 其次失业人员多了,会降低家庭收入,生活质量下降,增加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。 虽然工匠失业还能耕种,毕竟每人都分到了耕地,但原本每个月总收入三两,现在只有一两了,而其它人没有失业,过惯了好日子,现在得缩衣节食,你是啥感受? 愤怒、嫉妒、怨恨…… 如果失业达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几,那搞不好就能引起社会动荡了。 众人庆幸的是皇帝还地于民且禁止买卖,违者重处,否则在现在这种大力推动商事和手工业的情况下,突然不行了,那就是群起暴动了。 “行了,失业率的问题,诸位好好想一想,或许现在不重要,但我们要居安思危。而且什么样的算是失业,该怎么统计,这些都要规划清楚。” 崇祯敲了敲木板,待众人清醒之后,继续道:“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个预警数据!”